江蘇率先打出高品質住房改革政策組合拳
江蘇率先打出高品質住房改革政策組合拳
“第一次住上科技住宅,全家都盼著呢!”
近日,南京市建鄴區(qū)江東中路的金陵序花園售樓處熱鬧起來。不時有“準業(yè)主”湊到一起,邊欣賞小區(qū)的園林景致,邊討論入住規(guī)劃。
正逢車位認購簽約的日子。車位示意圖上,代表已售車位的紅點密密麻麻,可選位置已所剩無幾!案敵醴孔淤u得一樣快,車位也是‘搶手貨’!”現(xiàn)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“業(yè)主基本都是自住,車位是剛需,看中了就果斷下手!
上午10點,業(yè)主于先生接過銷售顧問遞來的合同,利落地完成了付款手續(xù),“走,再去樣板間看看,提前感受‘家’的感覺!
樣板間里,溫馨舒適的氛圍撲面而來。于先生熟練地細數(shù)亮點:裝修大氣,戶型規(guī)劃合理,還恒溫恒濕恒氧,幾乎能滿足一家老小需求,且再也不用擔心天冷天熱!芭畠航衲14歲,家里換了三套房,這是頭一次買全新住宅,也是第一次住上科技住宅,全家都盼著呢!”于先生說。
于先生家第一套房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“老破小”,位于城中的二居室,多層板樓,沒電梯,沒環(huán)境,冬冷夏熱。第二套房是2015年全家搬到南京奧體附近的三居室,小區(qū)漂亮了,房子也敞亮了,還有了電梯。直到去年,女兒升入初中,換第三套房的念頭冒了出來。用于先生的話說:“老房子有點跟不上現(xiàn)在的生活節(jié)奏了!辟u掉舊房,于先生用這筆錢做首付,拿下了如今這套150平方米的四居室。
于先生這次換房,正踩在我國住房從“住有所居”邁向“住有宜居”的關鍵節(jié)點上。2022年,住建部首次提出“好房子”概念;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明確,在發(fā)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的重大任務,并提出,加快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,加快構建房地產發(fā)展新模式;今年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,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。
去年以來,江蘇在全國率先打出一整套“組合拳”,覆蓋“高品質住房”建設全鏈條的改革政策密集落地:全國最早出臺推進“高品質住房”建設的規(guī)劃政策、土地政策、設計建造政策、質量管控政策、金融支持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。比如,推出規(guī)劃土地政策“松綁”激發(fā)活力——允許高品質住房“拔高”層高,鼓勵多配車位、多建綠地,機動車出入口頂棚等便民設施不算容積率,優(yōu)化門廳、架空層、陽臺的空間計算規(guī)則。再如,支持已拿地未開發(fā)的項目優(yōu)化設計、調整規(guī)劃,讓存量土地“活”起來。此外,還專門制定《江蘇省改善型住宅設計與建造導則》,對空間品質、房屋性能提出更高要求,也為提升物業(yè)服務打好基礎。
改革政策為市場注入強大動力,讓觀望的房企看清了方向。去年以來,江蘇各地新房市場就像一場“產品力”的競逐賽。新樓盤鉚足了勁,在創(chuàng)新設計、人性化細節(jié)、精益求精的品質上“卷”出新高度!案咂焚|住房”多點開花,熱銷盤持續(xù)涌現(xiàn)。一批貼著“好房子”“改善型住宅”標簽的新項目接連入市!白龊卯a品,好房子不愁賣”,成為業(yè)內共識。
如今,在江蘇,“高品質住房”看得見摸得著:從空調地暖新風“三大件”標配,到“恒溫恒濕恒氧”的綠色科技住宅漸成氣候;從遍地的高層,到更舒適的小高層、多層比例增加;從過去“交房即維權”的尷尬,到現(xiàn)在注重“交好房”“住滿意”的轉變……品質提升,成為驅動本輪市場回暖最強勁的引擎。
“市場對‘高品質住房’的渴望,比想象中更熱切!笔∽〗◤d綠色建筑與科技處工作人員吳德敏說,改革成效正在顯現(xiàn):截至今年6月中旬,全省已建成高品質住房項目26個,在建項目達274個,實現(xiàn)了設區(qū)市全覆蓋。南京、無錫、鹽城等地多個項目熱銷,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。
記者 劉霞